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彭)今年二季度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多只醫藥股卻逆勢走強,更有龍頭股創下2015年6月以來階段性高點,而重倉醫藥股的主題基金表現也很亮眼。
現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總監,至今已在醫藥行業深耕十一年的大摩健康產業基金經理王大鵬分析,在內外部不確定因素疊加影響下,資金趨向尋找避風港,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小、擁有較強的業績增長確定性的醫藥板塊,備受資金青睞。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來大摩健康產業凈值增長率達39.11%,大幅跑贏同期漲幅為22.78%的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以及同期漲幅為23.25%的滬深300指數。同時,最近一月,大摩健康產業更是以10.11%的月漲幅,在453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3位。
近期醫藥生物行業重磅政策頻出,一系列政策普遍有利于行業的發展創新。尤其是隨著國內藥政改革的落地,和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公布,創新藥及其產業鏈備受資金關注。
通過緊密跟蹤行業動態,王大鵬重點關注創新藥產業鏈。他認為,在醫保對仿制藥支付比重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創新藥的支付比重會越來越高,加上藥政改革也在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速度,從這個意義上說,藥企加大研發的動機越來越強烈。而生物藥行業由于整體技術和生產壁壘較高,產品價格也較高,受到醫保控費壓力小,醫生處方動力在增加,疊加消費升級,生物藥行業有望維持較高景氣度。
8月份,上市公司中報集中披露,成為牽動市場神經的重要元素。截至7月底,在發布業績預告的128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中,超過一半的公司實現了正增長。
王大鵬認為,目前整體市場估值基本接近歷史底部區域,在當前時點,綜合企業盈利、流動性及風險偏好等方面的考慮,A股市場投資前景相對樂觀。在行業基本面趨勢長期向好,中短期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醫藥行業“避風港”屬性會逐漸得到市場更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