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海外主要權益類市場以下跌為主,特朗普遭彈劾調查,以及英國退歐局勢撲朔迷離,制約著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A股方面,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周度漲跌幅分別為-1.15%、-2.11%、-3.82%、-3.37%,整體表現偏弱。從行業來看,表現最佳的三個行業為銀行、食品飲料、餐飲旅游,顯示金融消費在下跌市場中的抗壓屬性;而前期漲幅較大的農業、TMT(如計算機、通信、電子)等板塊回調明顯。
上周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還是8月份以來市場相對可觀的收益帶來的兌現壓力,疊加國慶節前窗口期即將結束以及三季報業績驗證期即將到來的影響。而且由于海外市場存在部分潛在風險,長假臨近,難免降低投資者“持股過節”的意愿,對風險偏好有所壓制,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板塊及中小創品種調整幅度居前,權重股表現相對突出。
據媒體報道,中美經貿摩擦可能存在從此前的貿易、科技向金融領域擴展的傾向,可能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擾動。后續需要密切關注其進展情況以及可能的政策應對。另一方面,當前國內經濟領先指標下行,彰顯“穩增長”的必要性依舊較強。在政策托底方面,上周央行三季度例會中提出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堅持用市場化改革辦法促進實際利率水平明顯降低”,后續政策力度及對市場的影響仍需持續觀察。中期來看,盡管外圍干擾增多,但中國內需空間廣闊、政策與改革空間大、外部環境變化也將加快中國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投資者對市場中長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我們認為市場存在一定的結構性機會,將以醫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作為底倉配置,還相對看好電子、通信、計算機、軍工、傳媒、新能源汽車等科技成長板塊。